首页

sm网站美脚

时间:2025-05-27 18:51:30 作者:“湾区伶仃”号成功下水!大湾区将实现“吃鱼自由” 浏览量:85943

  5月27日,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“湾区伶仃”号在广东江门成功下水,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“科技牧海”新纪元。

  8万立方“水下宫殿”:重新定义海洋养殖空间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深海养殖工船规模宏大,总长155.8米,型宽44米,型深24米,最大吃水深度达20米。与一般的渔船不同的是,“湾区伶仃”号水下部分并非封闭结构,而是由15根方形立柱,拼砌成一个“水下宫殿”。通过挂设渔网,隔出12个独立的养殖舱室,可同时开展多种鱼苗养殖,极大地丰富养殖类型。

  整船拥有近8万立方米的养殖空间,水量相当于32个标准游泳池,为鱼儿提供了广阔的自由游动空间,提升鱼苗活力和鱼肉品质。“湾区伶仃”号建成后,可年产5000吨鱼,是大湾区实现“吃鱼自由”的重要来源。

  智慧中枢:打造智能化“渔旅”融合海上渔场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采用了先进的全电推进系统,拥有20千瓦的风力发电系统,能够满足静态养殖时的用电需求,助力船舶行业绿色发展。该船还拥有两台3600千瓦的舵桨机,就像有了一双有力的“鱼鳍”,3.8米直径的桨叶能够让她自由遨游于湾区海洋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搭载了高精度的GPS、北斗星导航定位系统,可实时报告航行水域的位置,为养殖人员作提醒。

  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总经理 黄红宇:在“游弋”的模式下,“湾区伶仃”号能够依据实时的海洋环境数据和鱼群分布情况,通过驱动螺旋桨运转,灵活调整航速、航向,精准找到适合养殖鱼群生长的水域。

  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在各个养殖舱室内安装了多个传感器和自动喂食系统,当局部海域水温异常或水质污染,“湾区伶仃”号可自动升高养殖舱室,减少水阻力,快速航行到理想水域,确保养殖鱼群安全质优。

  在静态养殖期间,“湾区伶仃”号还具备海上休闲功能,为游客提供垂钓、主题食宿等服务。

  (总台记者 魏星 郑澍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暑期要防范意外伤害 别让孩子游野泳

李伟杰表示,之所以命名为“拒绝微笑”,其设计是想表达出年轻一代不盲目迎合他人,多关注内心、个性的理念。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澳门人,李伟杰的创业故事是从2022年开始的。

马来西亚华文教师新疆研习:让学生更多了解新疆

“这种产品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如何?”“如何保证生产过程的环保性?”“这一项目对农业发展有何实际帮助?”在成都召开的四川企业推介会上,驻华使节们对到会企业代表频频发问,期待所在国与四川在农业、科技、清洁能源等各领域的合作“开花结果”。会后,不少驻华使节还主动添加企业代表微信,并约定“北京再会”。

沃恩·格辛当选新任英国威尔士首席大臣

也是在这个时期,单庆理开始关注南京的野猪。他在南京六合经营着一家图文广告店,闲暇之余,他开始琢磨用KT板做猎笼的机关模型,成功之后用铁艺复刻出来,并开了一家狩猎公司。

代表委员履职故事丨让老百姓看病少花钱、少跑路 这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

共建“一带一路”下一步怎么发展?在讲话中,习近平总书记也做出了具体部署,就是要重点推进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机制建设,具体包含九个方面的机制建设:

中国担任安理会11月轮值主席,努力推动加沙停火止战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